文/圖 農牧前沿 羅丹
?
都說母豬是養豬場的印鈔機,于是乎與母豬相關的任何研究長期以來都是業界的關注焦點。在10月25日舉行的豬營養國際論壇上,丹麥奧爾胡斯大學Dr. Peter Kappel Theil 教授的《高產哺乳母豬的基礎營養及飼養研究》報告也備受與會嘉賓關注。本次會議由美國動物科學學會、上海亙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并以“凝聚全球科研力量,驅動豬業創新思維”為宗旨,特邀美洲、歐洲、亞洲等地16位動物營養領域頂級專家、學者,就其新理論、新發現及新視角與國內近600位飼界精英進行零距離對話。
?
丹麥奧爾胡斯大學Dr. Peter Kappel Theil 教授
?
首先我們先看看Dr. Peter Kappel Theil 教授的報告的結論:
?
1、母豬在分娩時是缺乏能量的,它每日中需要更多的膳食。
?
2、飼料中的纖維可以減少便秘,改善能量狀態,降低死產率;
?
3、初乳對仔豬的生存至關重要;
?
4、一些纖維(甜菜漿或果膠)可增加初乳產量;
?
5、多瘺管母豬極大提高了我們對母豬營養消化的理解;
?
6、需要整合采食量和動員以了解泌乳母豬的飼料;
?
7、雙組分飼喂(能量和氨基酸組合供應)是增加產奶量/減少體損失的有效方法。
?
Dr. Peter Kappel Theil 教授報告內容非豐富,筆者挑一些有(ting)趣(dong)的內容詳細介紹一下:大家都知道母豬便秘了不好,需要增加纖維含量從而改善糞便柔軟性。教授的研究則發現母豬在分娩期間能量容易耗盡,且低能量水平(血糖低于3 mmol/L) 與產程過長有關。最后一餐到分娩開始的時間對產程有很大的影響。更有趣的是,飼喂-分娩時間間隔與死胎率和輔助產仔頻率呈正相關。飼喂分娩時間間隔小于3小時、3-6或大于6小時時,死胎率分別 為5%、6%和9%?!胺置浜团荞R拉松很像,所有小豬都必須生出來,最好在血糖水平還沒有降到2 mmol/L的關鍵水產之前生出來?!?Dr. Peter Kappel Theil說。那要怎么辦?研究表明纖維可能更適合妊娠后期母豬,以實現快速分娩。一項大規模試驗表明,母豬在妊娠期的最后兩周喂養高纖維補充劑,其死產仔豬比飼喂普通膳食纖維水平的母豬少 ( 每窩 6.6 對 8.7 頭死產仔豬;P<0.001)。
?
?
對于高初乳的攝入,Dr. Peter Kappel Theil也說現在全球對哺乳方面的研究比較多,但對初乳研究不多。通過對60頭分娩母豬的測試收集,仔豬分別攝入600g與200g初乳。數據有力地表明,如果母豬的初乳足夠的話,就能讓更多的仔豬活下來,低于200g初乳攝入的仔豬都死了。在窩產活仔數較少時仔豬的胃容量似乎是限制母豬初乳產量的因素,而如果活產15頭或更多的仔豬,母豬生產能力則成為限制因素。
?
如何篩選出初乳產量不好的母豬?1、產前采食量低,2、窩產仔豬數多。(>26)3、平均仔豬出生重量低于900g,則不那么好。
?
?
因此,如果通過日糧手段提高母豬的初乳產量,那么可以預期的是仔豬的存活率也會提高。用來自甜菜渣和果膠渣的纖維喂養妊娠母豬,可以提高母豬的初乳產量20%,而馬鈴薯渣的纖維則不利于母豬初乳的生產?!八圆⒉皇悄肛i添加纖維就可以,關鍵還是要控制纖維來源與添加水平?!?/span>
?
?
Dr. Peter Kappel Theil也提出母豬的雙組分飼喂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即根據母豬維持需要和產奶需要來進行兩組飼喂。在比較一組分和二組分飼喂的效果實驗中,雙組分飼喂在提高斷奶重,增加產奶量都有顯著效果(P<0.05)。
?
?
對于雙組份喂養,能量與蛋白比例調整會有什么結果?Dr. Peter Kappel Theil的研究表明低能低賴氨酸組與高能高賴氨酸,兩組體重增長差異大,產奶量差異大。上述這些觀察可能表明在哺乳早期經常觀察到的飼料攝取量的下降可能與飼料組成不平衡有關。
?
?
雙組分飼喂可以有如下好處:每日針對性的飼喂、以畜群為目標,考慮產仔數、按照胎次有針對性飼喂、身體最小的動員,是否有必要達到產奶量的最高潛力、飼料效率更高(讓大部分乳汁都是來源于飼料)。
?
我們知道飼料效率對于生長豬來說是肉料比,對于哺乳母豬來說是產奶量高就是要多喂飼料嗎?Dr. Peter Kappel Theil認為答案并非如此。需要經過體組成動員量校對后才能最大化飼料直接生產的母乳量。通俗的講,是采食的飼料要被機體利用了才行。我們要去了解背后的驅動因素。我們去做飼料發酵,或其他的衡量。為什么這樣產奶量很高重要?Dr. Peter Kappel Theil也介紹了可通過下面方法加以量化,多少能量會被母豬需求,多少奶從飼料中產生:1.體組成 —— 通過D2O稀釋度測量;2.能量和賴氨酸的要求(輸出)——按因子計算(更多的考慮氨基酸優化);3.肌肉間的AV差異(指示AA動員情況)。
?
對于多瘺管母豬的介紹方面,Dr. Peter Kappel Theil也給了一些總結:
?
1、子宮:分娩過程中子宮能量的攝取來源于葡萄糖、甘油三脂,但可能沒有凈吸收,比如短鏈脂肪酸、游離脂肪酸和乳酸;
?
2、乳腺攝取產奶需要的能量(碳)。Dr. Peter Kappel Theil計算了碳平衡,以篩選可能限制母乳生產的因素,他猜測丹麥高產母豬可能受到以下日糧供應之一的限制:賴氨酸、亮氨酸、能量和淀粉。 應當強調的是,另一種成分(如礦物或維生素)的限制甚至更大,但沒有加以分析;
?
3、乳腺對動脈氨基酸吸收率:通過分析乳腺動脈中的氨基酸組成,表明氨基酸不限制初乳的發生,但是賴氨酸限制產奶量。丹麥關于標準化回腸消化(SID)賴氨酸和SID粗蛋白的推薦量在一項劑量反應試驗中進行了測試?;趯嶒灲Y果,丹麥SID賴氨酸的推薦量從6.6增加 到7.7 g,丹麥SID粗蛋白的推薦量從110 g增加到125 g。
?
?
日糧AA供給和產奶量:供應推動還是需求拉動? 結論是需求拉動。
?
根據理想氨基酸組成的概念,必需氨基酸的需求可以相對于賴氨酸來表達。這意味著,如果根據這樣的組成,所有必需氨基酸對母豬的產奶量同樣具有限制作用。事實上,合成氨基酸可能同樣是限制性末端的一種次級限制性氨基酸,但是其余的氨基酸將會過量。這也就是說日糧氨基酸供給和產奶量需要確保母豬第二限制性氨基酸得到滿足。過去3年,母豬的氨基酸的比值發生了變化(如下圖所示)。
?
?
致謝:
?
文中PPT圖片均由正大康地集團楊文賓副總經理分享,特此致謝!
【關鍵字】: ?丹麥高產哺乳母豬 營養 雙組分飼喂
發布者:農牧前沿,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00852u.com/1399.html